全球能源版图的剧烈震荡:旧秩序崩解正规期货配资平台有哪些,新玩家崛起
2025年,全球能源版图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,美国主导的旧秩序面临严峻挑战,而新兴玩家则乘势崛起,构建着新的能源格局。这场变革并非偶然,而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,其核心在于中国巧妙地运用“三板斧”,有效地削弱了美国在全球能源市场的影响力。
第一板斧:多元化能源供应,美国页岩油惨遭边缘化
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7月21日曾高调威胁,对向俄罗斯购买石油的国家加征100%的关税,企图以此遏制中国。然而,这一威胁最终落空。中国海关数据显示,2025年1-5月,美国原油在中国进口来源国排名已暴跌至第15位,3月起更是几乎销声匿迹。
展开剩余79%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多元化的能源供应网络。加拿大油砂原油凭借其价格优势(比美国原油低30%)迅速填补了这一缺口,3月份单月进口量更是创纪录地达到730万桶。同时,俄罗斯管道石油供应稳定,中东地区伊拉克和科威特原油的进口份额也同步攀升。 更为重要的是,中国与沙特签订了为期30年的原油供应协议,并与卡塔尔达成长期液化天然气(LNG)供应协议,同时,人民币在伊朗石油贸易中的结算规模也在不断扩大。 澳大利亚则抓住了这一战略机遇期,2025年3月与中国华润能源签订了一份为期15年、总量达900万吨的LNG巨额供应合同,充分利用中美博弈的窗口期大肆揽获订单。 美国页岩油企业则面临着巨大的困境,达拉斯联邦储备银行的报告显示,失去中国市场后,这些企业被迫裁员减产,WTI原油期货价格也因此剧烈震荡,众多页岩油商苦不堪言,挣扎在盈亏线上。
第二板斧:去美元化结算,金融制裁失效
美国试图利用其金融霸权对中俄伊能源贸易进行制裁,但“长臂管辖”的策略却遭遇了尴尬的失败。目前,中俄石油贸易超过80%采用卢布和人民币结算,而伊朗原油交易则通过阿联酋、马来西亚等第三方转口,巧妙地规避了美国的监控。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的数据显示,2025年上半年,人民币在能源交易中的结算比例已突破24%,越来越多的中东供应商开始接受人民币支付。美元霸权的裂缝正日益扩大。路透社甚至直接嘲讽美国对俄油买家加征关税的威胁,指出这只会适得其反,推高美国的通货膨胀。 更令人讽刺的是,美国此前与中国签订的2746万吨LNG合同采用了离岸价模式,中国转手将低价购入的美国天然气倒卖给亚洲邻国,导致美国能源企业利润大幅缩水。 得克萨斯州的油田工人举着“我们需要中国市场”的标语抗议,华尔街也嗅到了危机的味道:亨利港天然气期货价格在三个月内暴跌了12%。
第三板斧:能源结构革命,摆脱石油依赖
当美国将注意力集中在传统能源领域时,中国正积极推进清洁能源转型,以此来降低对石油的依赖。2023年,中国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已达17亿千瓦,占发电总量的58.2%;清洁能源消费比重也上升至26.4%,十年间增长了10.9个百分点。北方地区的清洁取暖率五年间从34%跃升至46%,煤电超低排放机组装机容量超过8.1亿千瓦,其污染排放量已接近天然气机组。 与此同时,中国也在积极控制传统能源的消费量。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的报告显示,2023年中国汽油柴油消费量已达到峰值,预计到2035年将下降30%;天然气需求增长温和,单位GDP能耗十年累计下降26%。四川涪陵页岩气田的年产量突破100亿立方米,中国力争到2035年将天然气自产率提高到50%,能源自主率达到70%的安全线。
全球能源新格局:澳大利亚崛起,欧美被动应对
澳大利亚在中美博弈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。除了获得中国900万吨LNG的巨额订单外,澳大利亚还积极推进“绿铁”革命,利用太阳能电解铁矿石替代高炉炼钢,仅需0.5%的国土面积铺设光伏就能满足中国的需求。澳大利亚前总理经济顾问加诺特直言:“中国带来的机遇让特朗普的关税显得微不足道。”
欧盟和海湾国家也在这场能源博弈中被迫站队。德国和法国公开反对美国对俄罗斯石油实施的“二级制裁”,印度也拒绝配合美国对华能源围堵。卡塔尔和阿联酋则一边维持与美国的安保关系,一边积极拓展中国市场,甚至开始采用人民币结算油气贸易。 反观美国,页岩气商面临着巨大的库存压力,预计2025年夏季将短缺2090亿立方英尺的天然气,却找不到新的买家。
这场全球能源版图的重塑仍在继续,美国能源霸权的衰落与新兴力量的崛起,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变数和挑战的新时代。
"
发布于:内蒙古自治区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股票正规配资炒股_股票配资炒股平台_51配资网观点